2008/09/15

科幻之文藝與感性─《時間迴旋》Spin


      如果世界在未來的某一天要毀滅了,你希望我們還有多久時間可活?四十年、五十年?也許這樣假設性的問題毫無意義,因為我們連明天是否到來都還算是一種未知。值得深思的是,無論是未來即將發生的“世界末日”或者是“明日”,嚴格說起來都屬於未知,唯一的差別在於,我們相信明天的到來,卻對於即將發生的世界末日,感到疑惑、恐懼以及不安。我們甚至會想,若我們無力改變世界末日的發生,再多活四十年、五十年,又有何差別?這一種假設首先危及的不是人們的性命,而是心靈深處最根本的信仰。


      當已知的科技向所有人揭露我們身處的世界正有巨大的改變,甚至意味著未知的毀滅可能性,多數的人們仍然不願意去正視,如同當年人類初登月球時,許多人一時間難以接受。無論我們如何宣稱人類多麼富有想像力、創造力,未來如何充滿可能性,當我們熟悉的一切在一夕之間突然有了重大改變,全新的世界觀將衝擊著歷史在個人身上所累積的核心信仰,我們將該如何自處?

      設法以科學方法找出“時間迴旋”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的傑森,與其選擇投身宗教的妹妹黛安漸行漸遠,表面上看來立場與觀點分歧,事實上只是解釋的方式不同罷了!甚至深深了解著對方。這看來兩條毫無交集的路,動機卻是相同的─追求與體現自我的信仰。傑森用盡一生的努力果然換來了全部的真相,泰勒卻對於這種成果提出質疑,這些真相對於現狀有何助益?但是他終能明白,正如傑森先前聲稱的,這種帶給孤注一擲的科技行動真正的力量,是生命而不是時間。這個真相已經完成了傑森的夢想,也是代表他這一生的存在意義。而黛安在身為忠誠信徒的賽門身上找到自己得以寄託的力量,縱使賽門所做所為過於盲從且不智,甚至還使她陷於危難之中,她仍然願意跟隨著他。然而黛安在賽門身上所欲追求的,也許像傑森所說的,那是她所“想要”的,偏偏正是她“不需要”的。

      泰勒可以說是全書的主角,雖然整部小說道盡了主角五十年間的歲月,但是相較於其他角色而言,其個性並不鮮明。直到他為了解救他這一生最掛念也最傾心的女人,不顧環境險惡決定冒險一搏,甚至在面對黛安瀕臨死亡的情況下,仍然展現出堅定且樂觀的信念,這股信念也許不是冷靜理智的專業判斷,而是出自於羈絆他多年的那份情感──黛安的目光所及之處,她的生命與熱情,正是他這一生心之所繫,他也以行動將之展露無遺。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許多人物的人生在故事中也分別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無論是將兒子當做事業籌碼的艾德華,無法活出自我的卡蘿,以及僅是盲目追求救贖卻缺乏解決困境的勇氣的賽門。他們均在同一個時代下所扮演的那個自我,就像尋找著主詞的動詞,在社會、歷史、時空尋找自我的定位。

      在試讀本封底的介紹文中讓我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是部愛情小說,實際上卻是獲得2006年雨果獎的科幻小說,將近六百頁的故事融合了科幻小說應有的元素,科學、幻想、外星球及外星人,卻因人性與生命關懷的觀點顯得溫柔與浪漫。厚重的書本捧在手上也許可能使讀者產生些許心理上的壓力,然而本書以兩個不同時空雙線進行的手法,一頁頁所揭露那充滿想像力的世界,縱使未來世界部份單純敘述兩位角色逃亡的過程,相較於現在世界的故事情節有些遜色,卻能因此逐步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想像力,更因隨著時間的推移,描繪人物們的成長與改變,蘊釀出許多值得令人省思的空間。讀者更無需顧慮專業名詞使人感到陌生,甚至是涉及演化、生物方面及人口方面、社會問題可能使人卻步,我們卻依然能夠透過各個角色間細膩的情感,輕鬆地找到一條明確清晰的思路,也能感同身受地將自己置於其中,思索生命與存在的意義。(July 24, 2007)

PS.特別感謝「《時間迴旋》」試讀徵文活動」,使我有幸能搶先閱讀此一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