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5

評《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上)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是村上作品中我個人很喜歡的一本,而事實上我非村上迷,雖然我家有很多本他的小說(所有人是我弟),但是我其實沒什麼興趣想一本一本看,不過我很喜歡這一本的故事情節,以及帶給我的感想。

      在小說內容開始之前,前面一頁節錄著The end of the world的歌詞,當我在心中整理心得之後再次閱讀,終於可以明白這段歌詞與小說之間的關聯性,不僅僅只是歌名被翻譯成世界末日如此而已。

※問題的核心:
      所謂心,是什麼樣的一個東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與「其本質」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聯?事實上在故事的一開始,就已經揭露了這個核心問題,為之後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1. 當身處在被稱為“電梯”裡面的主角,不斷地在推測這個被稱為“電梯”的東西,是否真正在上昇,而自己又是否真的電梯裡面,為什麼會有這些疑問呢?因為眼前所看見的一切,與自己對“電梯”既有的認識有些不同,無論是寬度、擺設的物品、整體結構,因此令主角產生了懷疑,更對自己的處境感到不安?2. 主角從睡夢中醒過來時,看到周圍是昏暗的,自問現在是早晨還是黃昏呢?因為無法馬上判斷,只好看看隔壁房間的門前,是否有擺放“早報”

   2. 看到“早報 → 既有的認知當中,早晨代表著早報的送達,而至少有人在的地方,若是傍晚不太會放著早報。 → 現在是早晨而不是傍晚。

   3. 由於有了先前胖女孩的聲音能被消除的經驗,當主角自己身處於安靜的處所之時,開始對安靜產生了懷疑,會試著打開戶外窗聽聽車聲及鳥啼聲,或是乾咳一聲來證明。甚至當主角處於四周都是黑暗的洞窟裡面,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身體是不是真的存在,而如果失去了意識、清楚的認知能力,就很可能像故事中所引用的惡魔與農夫的故事一樣,因為如果我們能夠清楚判斷事物的本質,又怎麼可能會被迷惑或是迷失自我呢?換句話說,我們是依附著自身的認識能力,而產生對事物的認知與了解,但如果自身的認識能力根本就是個錯誤的話呢?而此時事物的本質又該是如何?

      西方哲學家很早便提出,印象是知識唯一可靠的來源,對於感覺以外的實體,我們一無所知,意即我們對事物實體的認識實際上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經驗。故對於那些能夠獲得“不依靠經驗”的必然知識,抱持懷疑態度。自然法則便是這樣的東西,當人們發現太陽總是東邊升起、西邊落下,於是人們便因此相信“太陽一定是從東邊升起”,雖然在實際操作上,人們已經用科學方法證明太陽從東邊升起的原因,但事實上單從經驗認知而推得的結果,並非就是事物的本質、自然法則的本質,只可能說它是人類認知的法則。

      ●冷酷異境及世界末日這兩個不同世界中所存在的差異點,就在於心對事物的認識。

※世界末日:
      主角在一開始進到世界末日時,這是一個不需要說明便“完全”的世界,裡面的人總是把『因為規定』掛在嘴邊,卻不會去探究『為什麼要規定,什麼原因?』。總之大家各自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假設上是該做,但實際上我們不得而知其內涵是什麼,也不知道什麼又是不該做,但他們就是去做),不覺得奇怪也不會去懷疑。

      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在世界末日裡有許多無法對主角說明的事呢?包括房門、老人。別忘記了!這個世界是主角自己創造的,是屬於他潛意識裡的一切。老人告訴他,有些事是無法用嘴巴說明的,必須由他自己親自去學會。所謂的完全就是應有盡有,但如果他沒辦法有效地理解的話,這裡什麼都沒有。這段話代表了兩種意義,首先,解答了為什麼有許多無法對主角說明的事──因為就連主角“我”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主角所創造的,當然依附著主角自身,一個人如何先驗地知道自己尚未認識到的一切呢?其次,又再次點出核心問題。如果人無法由自身認識到某些事物,這個事物對他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可言呢?我想答案已呼之欲出了。
※冷酷異境
      冷酷異境的世界裡,可直接將它理解成一般現實世界,這世界上的聲音、語言、文字及多數人所認定的“客觀認知”,一切都是如此的“正常”(被大部份的人認為是正常),但是主角卻無意間開始思考人自身的心,去懷疑它,注意陽光、黑夜、人的聲音、甚至鳥啼聲,這些人類看似正常的反應,事實上隱含著一個道理,這些純粹的事物,都被人類賦予著相當的意義,因為心對其有所認知,甚至得以產生感受,或者評價。但是如果我們失去了感受事物的媒介之時,它們又會變成什麼?簡單地說,若我們沒有視力、沒有聽覺、沒有嗅覺,我們又該如何感受這些外在的事物?一個失去視力的視障人士,他們可能會告訴我們,他們感受事物的能力是“心”,而利用這些感觀媒介的我們正常人,最終也必須透過“心”來解讀、來評價。於是我們還是要回到一個問題,去追根究底問”心”到底是什麼?

※時間怪談與認識形成過程
      從小由自己祖父教育帶大的胖女孩,她對外面世界的互動很少,就她而言,那“既有”的認知及觀點,透過與主角之間的對話我們可以發現,她的思考模式及方向都依附她的“既有”模式之下,關於她不了解的性、關於她對下水道的認知,及所哼唱出的曲子。而女孩的祖父呢?他可能給予整個故事一個科學的立場,他也許能夠創造出得以將人的意識體系以現象層次固定下來的方法,但是實際上只能在『特定的時間』裡發揮作用,關於一個人對於時間性的整體意識變化,這些是無能為力的。

      「思念是沒有所謂的時間」,這段話讓我想到關於相對論一個簡單的例子:「跟一個漂亮女孩並坐兩個小時,你會覺得那只是兩分鐘;叫你在熱爐子上坐兩分鐘,你會覺得那是兩小時。」用這個例子來思考便會覺得簡單多了。而博士會說主角現在的世界會配合著他的腦子裡的回路逐漸地改變,因為所謂的認識就是這樣子的東西,光一個認識的不同,世界就會改變。當你在思念的時候,雖然時間事實上是正在不斷前進中的,但在你的本身認識中,時間此時仿佛就被分解了,而且一直被分解下去。談到這裡,又似乎可以發現,整部小說不斷地呼應同樣一個問題。

※主角心之所繫
      那麼主角在潛意識所創造了那樣一些的世界,又是為了什麼?也許有人會感覺那很可能是主角內心深處所嚮往的那種世界,一個完全、永恆的烏托邦,在此我持不同的見解及不同立場的解讀方式,首先如我先前所提及,那個世界在主角的認知當中,一開始還並不完全成形,是經由主角一點一滴的摸索,才漸漸明白那個世界是由他自己創作出來的,也就是“他很可能尚未清楚自己要什麼,就連自己希望了解什麼東西都不清楚”,因為如果這依附著人的潛意識的世界事實上已經完成了,怎麼可能創造它的人還處於未知立場呢?但仍有另一種情形的可能,也就是,潛意識與人類現有且有限的認知分離,而主角正在裡面慢慢發現它、認識它。

      可是從一開始他試著想要弄清楚自己身處的立場,到後來對圖書館女孩產生了情愫,漸漸明白了在這個世界裡大家都喪失心這件事,另外一方面又受對影子所提出的逃離計畫的建議所動搖。影子說得沒錯,這個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太過不自然了,沒有恨也沒有愛的對立概念,因為沒有心這個東西,這並不是個真正的世界。是阿!沒有錯,在《垂死的影子》這一章裡,主角明明是認同的,可是為什麼他最後還是選擇留了下來?這在我心中始終是一個大疑問。

      寫到此,我突然想要囉嗦一下自己閱讀此書的過程,距離我第一次閱讀此書的時間大約是三、四年前,做事總是虎頭蛇尾的我,雖然將前半段部份認真且詳細地看,後半段總是心急的將許多篇幅匆匆掠過,大概只是為了求一個結局吧!這種讀書習慣對我而言已經行之多年了,所以對我而言總是會把很多書重覆看很多遍(因為我覺得我還沒看懂阿!)於是整本書就這樣的情況下被我自以為是的翻完,一擱便是四個年頭。而今日再度拾起此書,不外乎是因為仍對書中許多內容傾心,那是種對我而言好像能夠明白卻又尚未達到的目的感觸,讓我心頭養得很,非得要把它揪出來不可!

      那麼回到正題,為什麼他最後還是選擇留了下來?原先的我也比較傾向認為,主角可能是為了逃避現實社會的,顯示出一種比較消極的態度。但也有人認為,這並不完全意味著消極面,很可能是作者將主角潛意識的世界擬制成一個完整和諧的永恆世界,也就是代表那是主角單純地選擇其所嚮往、心之所繫的結果。

      只是表面上看來,主角告訴影子他之所選擇留下而不回去現實世界的原因,是因為他發現了這個世界是由他自己創造的,他有義務及責任對這世界負責。然而單純就此段字裡行間所可能表示的意思,仍然不能解釋真正促使他選擇為此世界負責的動機及根本原因。

      在《手風琴》那一章節當中,讓我突然明白了。讓我們回想故事中不斷被提及的音樂、聲音,關於這樣的東西,博士說聲音總有一天會消失的,因為進化不需要這樣的東西,語言及文字都是一種傳遞的媒介,最終仍須靠心去賦予它意義才得以解讀,因此它是屬於意義的東西,也是可以被人操弄、曖昧化的東西,它並不能代表什麼事物的本質。雖然心也可以被當成一種媒介,但是它是更強大的、更矛盾的機制,它不是人得以完全操控的。音樂呢?古老的音樂是沒有歌詞的,單純地用人聲哼出旋律,音樂是不是一個意義的東西?一段單純的旋律為什麼能夠觸動我們的心,嚴格地說它仍然可以被賦予意義,但是讓我們試想,音樂使心純粹地被打動,那又是什麼樣的感覺? 對此我下一個結論, “那就是真實存在於我們心中的感覺”,是不須懷疑或是要被賦予意義才存在的東西。

      對照此段內容,便可以見得:『世界上有不能流淚的哀傷存在。 那是對誰也無法說明的,就算能夠說明,誰也不會理解的那種東西。 那哀傷既不能改變成任何形式,只能像無風之夜的雪那樣靜悄悄地逐漸堆積 我曾經嘗試把那哀傷想辦法改變成語言。 但不管怎麼用盡語言,都無法把它傳達給誰, 我想甚至無法傳達給自己本身,我終於放棄那樣做。 於是我關閉我的語言,關閉我的心,深沈的悲哀是連眼淚這形式都無法採取』

      當我們沒有了對事物的認識意義,沒有了理所當然的經驗意義,是否就代表我們沒有了完全的心?在世界末日之中不須對事物的本質賦予任何意義,是否就代表能夠直接得到這其中的真理?又身處於現實社會如此這般複雜多元的價值觀,所謂的多數“客觀見解”又是否就是純粹的事物本質、事情的真理?放諸四海皆準難道就不可能是一種積非成是的情形?那麼這兩個世界究竟那個較好?那個較優?答案很可能因人而異。而事實上在本書當中,可以見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不斷透過主角反思及自白在探討這個問題。包括主角回應胖女孩談論自己祖父的才能時,說了『不管什麼樣的天才,什麼樣的白癡,都不可能自己一個人活在純粹的世界裡。』還有在走溝道時思考著黑暗中的睜眼及閉眼有什麼差別時:『人類的某種行為,和與其相反的行為之間,本來存在著某種有效的差異,如果那差異消失了話,那麼分隔這那行為A和行為B的牆壁也就自動消滅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兩者之間,並沒有那一方比較有道理,那一方比較正確,它們就是依據著彼此之間的差異而存在的。

      我試著想,也許主角的選擇是一種隱喻,『有意識的認識及定義』與『無意識的接受』這兩者都是心的產物,難道有那一者不是依附著心而獨立而生的嗎?那個潛意識的世界是被主角自己創造出來的,一樣是屬於他心的一部份。他不是純粹為了負責本身而負責,而是真正體會出什麼是心,明白自己無法將心捨棄(那一段文字實在很美,p.490)換個角度思考,這個概念其實很類似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我、超我、與本我,這些“我”全部都是我,都是構成我的一部份,縱使它們之前存在著差異性,它都是包含在完整的我之中。

      『冷酷異境』:『世界末日』 =『有意識的認識及定義』:『無意識的接受』
      但是也許有人會想,他還是可以選擇回去現實的世界,為什麼不呢?在此我個人任性地認為,因為前提已經設定他腦袋的回路功能讓他註定回不去了嘛...所以我認為可以將此一選擇當作主角自我真正到認識到自己的心的完全的面貌,並且完全接受這樣的一個潛意識自我,而不是去否定它,去否定所謂的“不被賦予表面意義概念的世界”。

      總的來說,心這個東西雖然是強大且矛盾的,也充滿著不確定,那是因為人們無法立即全然地了解它。甚至在人生當中,我們不斷地必須做出很多選擇,而往往心都還來不及對事物做完整的判斷及理解,因此女孩聽了會覺得心是似乎不太完整的。又難怪紀伯倫會說人無法超越自身的認知去理解他人,因為我們的認知是如此淺薄!但是我們身處於現代社會當中,無法脫離群眾獨立而活,也無法只堅持自己的現有的認知去認識世界,不試著學習、尊重接受他人的價值觀,甚至從中獲得成長與改變。所謂“成為一個強悍”的人,大概是指能在這複雜的環境之接受考驗,又能使心不會因此迷失,甚至於朝了解自我本身的目標邁進吧!

      正因為心的不完美,也使我們人類有朝完美目標邁進的理想,如果認定其就是如此這般無法改變、無能為力的事,人類又為什麼要自找麻煩的思考及批判呢?那就躺著任由生命凋零、時光流逝就可以了。最後,我想說,我非常高興我真正的完成關於此書的心得了。(May 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