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3

療傷

      最近某藝人出版自己的自傳小說,她說這書是自己寫來療傷的,也期許透過自己的分享帶給相同遭遇的人們力量,不過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媒體的焦點自然是書中所涉及另外兩位公眾人物的爭議事蹟,因而讓彼此間的恩怨浮上了檯面。或許,在鎂光燈的追逐與催化之下,許多事都可能已經變了質,人為了保護自己,也不得不作出相對應的反彈。

      雖然我沒看過這本爭議性十足的書,不過看到當事人的Blog上些許已閱讀過內容的讀者回響,我願意相信她書寫的動機很簡單,她是以一種坦然面對、釋懷的心情看待那些經歷。她或許已經放下過往了,只是那並不是只有個我所能夠獨佔的,更何況還是共同經歷過的親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一舉一動都可能造成對方無法預期的傷害,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大智慧,才能夠使個我與他者得以兩全?

      誰是誰非也許不是一個旁觀者所能輕易評斷的,就連當事人也都難說得清,可以確定的是,那些痛苦與滋味是存在過的,烙印在心口上的痕跡是真的。人在經歷痛苦與困境之後,往往不願回想起的理由可能是,痛苦仍舊在,恐懼仍舊在,而痛苦與恐懼的身後其實是渴望獲得填補與修正的可能。但正是因為越「怕痛」,越「閃躲」,那痛苦越深刻,恐懼越顯得巨大。
因此有一種說法是,當你能坦然面對那些過往的時候,代表你已經對其有所釋懷。又或許,一旦事過境遷,「曾經」就真的只是曾經,因為眼下有更多更需要我們關注的事情。我突然覺得有時候療傷其實不是一種治療,而只是再一次檢視傷口,回頭看看那些過往,對它們作出新的理解。一旦產生新的理解,我們將會發現它們曾經是如此粗暴地壓著我們喘不過氣,而從這一刻開始它們再也不會是了。

      已經發生的事情沒有獲得填補與修正的可能,我們需要的不是時光倒流或是更美好的經歷來予以撫慰,而是重新面對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