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8

不寂寞節快樂

        從小便覺得過節是商業炒作的詭計,所以討厭過節,但年歲漸長,終於也漸漸明白那些欣然迎合的心情。其一是非假日難以成行聚會,大夥兒只得一窩峰地約在假日見面。其二也沒有別的了,大家都怕寂寞。

2010/12/25

《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Tom Cruise主演的電影《關鍵報告》,改編自Philip K. Dick所寫的同名小說,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事隔八年,重新翻閱原著小說,歸納出與當年截然不同的想法。

        原著跟電影的設定主軸是相同的,但詮釋的角度不同,於是變成了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在電影當中所要強調的是若能事先窺知未來,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做出選擇,而改變未來,因此先知系統並不完美。但這也是小說裡原本的設定,差別在於小說裡的先知連「事先窺知未來」這點也預測到了,跟多數的犯罪者不同,主角是能夠拿到第一手預測資料的人,這個因素加上主角接下來的所有行動,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因果鍊。

2010/11/14

《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電影)

        我非常好奇沒有看過原著的人在觀賞過電影以後,是否會對於片名取為"Never Let me go"感到疑惑?"Never Let me go"是劇中曾經出現的一首歌,沒看過原著的人只能知道這麼多了,頂多會有關於感嘆失去生命之類的聯想。期盼了近三年的電影版本,劇情的鋪陳大量縮減,這些都還在可容忍的範圍之內,但竟然連緊扣全書主題的關鍵場景也遭到變更,令人失望。唯一欣慰的是三位演員詮釋得恰如其分,與原著相似度頗高。

(以下內容涉及原著與電影的劇情,閱讀心得寫在這一篇。)

2010/11/06

《告白》(電影)

        看了身邊不斷傳來好評的電影─《告白》,透過剪輯手法,緊湊的敘事節奏,加上松隆子、木村佳乃等人精湛的演技,電影可以說是完全超乎我原先預期得好。而一個未讀過原著的朋友告訴我這個故事充滿了報復的訊息,令他反感,但這或許就是電影所能表達的面向,一次只能專心地說完一個故事,其他的故事都只是為了這個故事的完整性。

          電影的重點像是繞著復仇事件「交待」,像放一把火般將火藥炸開,小說則是透過各個獨立觀點「展開」舞台布幕,將一個個火藥線頭拉出來。

          (本文涉及關鍵劇情,慎入。沒有雷的閱讀心得寫在這一篇。)

關於青春,我現在想的是...

        那天看了部電影─The Famous and the Dead /Os Famosos e os Duendes da Morte

        故事中的男孩躺在棉被裡頭玩弄他的立燈開關,提醒了我眼皮應該也有開關,除了膝蓋以外的身體抵抗不了睡意,極大的廳堂冷氣正在我背後不間斷地放送,眼前是一片貼在天花板上的星星貼紙正含蓄地隱藏它的光,刺得我那一開一闔的眼皮開不著也關不上。有那麼一幕讓我想到《Trainspotting》,與其無病呻吟不如大幹一票、瘋狂一場,在自己的床上觀星又是何必?

2010/10/31

假面的告白

        把留了多年的長髮給剪掉了,摸了摸倚著肩膀的髮尾,沒有一絲分岔,利落微彎。想起幾個月前在線上與一個朋友的對話,這幾年彼此都忙,久久透過網路聊不過短短十分鐘,連恢復單身的消息也整整延誤了一年。但她知道之後的第一個反應竟是:「妳剪頭髮了嗎?」她還記得當時我用開玩笑的口吻說過的話,一旦分手了就要剪頭髮。

        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我是認真的。

2010/10/15

存在

        另一種讓人感到恍若隔世的情境,是在別人的故事裡看見似曾相識的自己。

        眼前的她們說著相同的問題、類似的心情,讓我彷彿與過去的自己相遇,聽著聽著險些分辨不清當下身在何處。朋友在你面前聊心事,特別是私密的感情問題,再怎麼樣你都得試著回應那如此信任你的心情。我在腦中打撈著各式適當的話語,最後忍不住招認,大家都有同樣的問題,坦然地說即便現在坐時光機回到當年,也沒有信心能夠改變當時的自己。每當我回首過去,只會一次又一次地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迴避那些過程,也無法在特定時空之下,輕易地接受那些自稱「過來人」談著自己不理解的道理。

2010/10/13

形象

        她問我能不能出席她的婚禮。

        上一次聽她談到結婚的事情,似乎是在三年前,男友向她催婚,但是她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要這麼早婚,這麼一想,才發覺我們三年多沒見面了,大腦像是輸入關鍵字般開始串聯所有關於她的記憶片段。有一種朋友叫做老朋友,突然他就遠離了你的生活圈,從那一天起,他彷彿永遠停留在某個停滯不前的過去。你們每一次聯絡,都像是把裝滿回憶的舊盒子從床底下拖出來擦拭灰塵,之後再放回原位。

2010/10/04

冷漠

        某日晚間捷運上,在我正前方的博愛座,坐著一對母女。穿著粉紅色蕾絲裙小女孩,看上去不過五、六歲,正瞪大著圓滾滾的雙眼對著我轉呀轉,突然她跳起來跑到走道中間抓著欄杆繞圈圈,年輕的媽媽見狀立即出言嚇阻:「給我過來!等下被拍到網路上去唷!」語畢便抬頭打量自己對面的乘客們,惹得我一時肌肉緊繃,也忍不住透過窗戶反光、餘光偷瞄每一個握著手機的人們,是不是正在拍照、錄影?

2010/10/02

        鼻子裡塞滿水的時候,像溺水,鹹鹹的,呼吸困難。

《隔離島》/Shutter Island

        《隔離島》這部電影有好一陣子了,這篇文章原本我發表在FB上。這部電影由於劇情的設定,很快地我便猜到結局,當初看完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感覺,只覺得Leo怎麼演得那麼神經質,給我一種當年馬景濤抓著女人雙肩狂搖的震撼,果然他之後接演的角色也都很神經質。

2010/09/29

        若我要向別人提起你,他們只會問我:「他長什麼樣子?」若我說不知道,他們必定先是詫異,再是懷疑,在此之後關於你的話題,也就說不下去了。但明明沒有人會質疑仰慕、迷戀或是喜歡長什麼樣子,那都是沒辦法用任何影像或者文字補捉的感觸,為什麼人們會依賴照片去確認某些人事物的存在呢?更多的時候,人們是看著照片懷念已經逝去的存在。

2010/09/25

《情色度假村》/韋勒貝克

        讀過《一座島嶼的可能性》,我已經完全克服最初閱讀韋勒貝克時那難以直視的彆扭,甚至能夠更輕鬆地融入故事當中,並且思索著這些性愛場景之於故事的必要性。一開始質疑著若要純粹滿足性慾或性幻想,與其透過閱讀,不如看上一片成人錄影帶,有聲音有畫面,不是更輕鬆嗎?但隨後便發覺影片呈現性愛又太過「真實」了,性慾或性幻想的滿足畢竟是私密且獨特的體內活動,文字與影片的差異或許在此,文字的細膩流動,其想像空間取決於觀者自身。倘若閱讀無法使人探究自身,或因而對生活有所體悟與反思,大概只剩下打發時間的樂趣了。

2010/09/05

《一座島嶼的可能性》/韋勒貝克

       《一座島嶼的可能性》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小說,我在翻了第三遍之後才讀完,前兩遍分別在第兩百多頁及第三百多頁止步,而當我終於對這個故事有了完整的理解以後,也才能肯定地說這三遍的時間是值得的,甚至沒辦法想像有任何一個人,在閱讀此書的最初與最終還能保持相同的評價。以我個人閱讀的習慣,一定會先讀完本文才回頭翻閱附錄的推荐文,推荐文並不容易寫,無論是整理本文的重點摘要,或是筆者個人延伸感觸,或多或少都會影響閱讀的樂趣,也不免會使讀者產生先入為主的角度。因此,我不建議對這本小說有興趣的人閱讀這篇文章,畢竟,這是那麼精彩而有深度的故事。話雖如此,出版社的介紹文案也透露不少了,各位就自行參酌服用吧~

       (再次提醒:本文涉及小說關鍵劇情,慎入!)

2010/09/03

老師III

      我一直相信,文字是不朽的。也因此書寫之於我是屬於一種紀錄保留的活動,某種程度上,我將文字視為一種寄託,即使深知那些被文字保留的快樂與痛苦的種種,永遠都無法再次重現,甚至過了很多年以後,還是阻擋不了逐漸崩裂瓦解的記憶。文字所能喚起的,僅僅是回眸一瞬所瞥見在彼端閃著微弱的火光,當下浮現的情感全是架著過往堆砌成的海市蜃樓,生命是艘永遠無法回頭的船,跟隨著流動的時光緩緩駛向死亡。不朽的文字所反襯的,或許是生命的脆弱而終將腐敗的悲劇。

2010/08/28

老師II

      在「了解」與「被了解」之間有個共同點,無論了解或被了解的部分是否有交集,又能不能被證明,人們都「相信」自己確實掌握那些了解與被了解的部分,或許所謂的了解,本質上就是某種信念而已,我時常這麼懷疑著。信念是否可以被挑戰呢?當然可以,只是你挑戰的是你自己而已,這樣說似乎有些抽象。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時常在心底埋怨自己不被了解,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如此埋怨的你在當下對於自己,又了解多少呢?這讓我想到一本書的書名叫做──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你了解你了解的就是你了解的嗎?

2010/08/27

老師I

      老師這兩個字會讓我想到那段,大多數的女孩都會經歷過的,迷戀少女漫畫、言情小說的日子。河內由加利的《老師,別走》,是我第一次接觸有關師生戀的漫畫,事實上我遇到的老師大多都是女的,所以漫畫沒辦法喚起我對師生戀的任何憧憬,只是一旦喚起「老師」兩個字,腦海中就會浮現這部漫畫的封面,想起來有些感嘆的是,童年經歷總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在我們體內發揮著它的影響力。不過這段由河內由加利、渡瀨悠宇以及北川美幸的粉紅色氛圍,在接觸富堅義博之後就隨即消失了,說是好事倒也未必,算了,咱們說好不提...

2010/08/09

陰天

      「如果要比較的話...晴天、陰天和雨天,妳比較喜歡那一個呢?」

      還好他沒有問過我這個問題。

2010/08/01

《全面啟動》/Inception


      撇開許多劇情設定上的瑕疵不談,《Inception》剪輯流暢,節奏明朗,讓人一屁股坐下來便忘了兩個小時的觀影時間,在戲院觀賞絕對是最佳享受。但如果要我在家中獨自一人觀賞,如此悖離常理的薄弱劇情,以及根本沒多麼複雜的佈局,恐怕得要耐著性子才能順利看完。
    
      (本篇有雷,慎入。)

2010/07/25

未完成過去式


      那天晚上我夢見你了。

2010/07/10

《告白》/湊佳苗


      所謂的正義,究竟是什麼?這樣問的話,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能夠簡短地用一段話來描述關於正義的意思,是嗎?若沒有涉及在特定事件上立場與觀點間的抉擇,正義恐怕沒有被描繪的必要性。通常會與正義聯想在一塊的另一個詞語叫作「公平」─公平正義,或許我們可以試著以公平的概念來定義正義,正義指涉的是眾多不同立場的調和與取捨,直到足以讓每個人都覺得公平,也讓每個人都能接受的義理。所謂讓每個人都接受,就是取捨到所有人都不再有異議為止,這就是正義。

2010/07/04

Will I ever know your heart?

      從朋友那兒聽到一個小故事:「在某個城市裡的人們不用透過語言就能完全理解彼此,最後大家都受不了而選擇獨居生活。」這故事我聽來覺得相當可怕,令我感到可怕的部分不是孤獨,而是人們選擇了孤獨。既然人無論如何都能夠被輕易的被理解,怎還會有被理解的必要呢?因為沒有被理解的必要了,又怎還會有一絲一毫期望獲得理解的渴望呢?正由於不再渴望被理解了,孤獨就成了最後的選項了。

2010/06/25

真實即是表述



      那天噗友發了一張從索尼那兒挖來的圖,內容除了有點政治不正確之外還挺令人會心一笑的,關於網路筆戰的議題這些年來我已經寫過很多次了(隨便爬個文就知道),寫到自己都有點膩,但好像還沒到想吐的地步,所以似乎還可以再寫一次。

2010/06/21

入戲

      長期習慣了聽那種不間斷地唱完一整張專輯的蘋果調,偶爾會想起當年那個緊緊抓著歌詞本,每分每秒都要盯著歌詞直到帶子轉到底的自己,每首歌聽來都好漫長,那文字貼著眼貼著耳朵貼著心貼著思緒,整個人的細胞與情緒全臣服於歌曲裡。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至今仍嗜愛的蘋果,她每張被我放在架上的專輯看上去都如此地新穎,耳朵記得住每一首歌的間奏以及永遠不間斷的前奏,卻再也不明白她到底撕吼了些什麼。

      時光倉卒地走,我竟也匆忙地經過。

2010/06/11

真心話,大冒險。

    她說所謂的真心話跟真心往往沒關係,跟冒險比較有關。她還說著她們那個不敢真心的年代,還有那個很真心的現代,於是突然我看見自己硬拉著你加入的冒險之旅,就此開啟。

2010/06/06

《緩慢》/米蘭昆德拉

    一對男女在捷運出口外爭吵,與他們擦身而過的我邊走邊將手伸進雨衣裡頭,小心翼翼地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不經意投射的目光,然後,爭吵的聲音慢慢地遠離,我站定在機車面前,望著遠方空氣中不斷爆破起伏的聲響,男人的低語、女人的嘶吼,逐漸在眼裡凝結成一幕靜止的畫面。路過的人們──都是情侶,很有默契地以這對男女為中心朝四面八方散開來,雨越下越大,一把把傘下所撐起的小世界,竟都給這對男女自成的小世界排拒在外,男人眼裡只有憤怒的女人,女人眼裡只有低聲回應的男人,管它雨是否還下著呢。

    這對男女應該也是情侶吧,這種浪漫只有情侶才能享受的了,我想。

2010/06/03

Samantha需要什麼樣的朋友?

    跟朋友聊到了Samantha,說的是《Sex and the city》裡的Samantha Jones。

    朋友說到她喜歡Samantha的原因,不是因為她那隨心所欲的生活態度,而是與其他三人真心的互動。我則反問她,在這方面其他三位角色不也有相同特質嗎?朋友回說她覺得Samantha的心胸比較開闊,Carrie、Miranda及Charlotte還是有些條件限制,另外還說了:「除了Samantha其他三人比較像『正常人』。」聽一聽我覺得蠻有道理的,Samantha對朋友的要求不多,縱使朋友遇到的挫折是因自己的錯誤引起,她仍然能在第一時間給予撫慰與最大的包容,於是我就有了一個結論:「或許大家喜歡Samantha部分原因是因為想要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吧?」

2010/05/30

《日安憂鬱》 /Francoise Sagan


    這大概是我目前看過最「青春」的小說了。

    這裡的「青春」不是熱血、瘋狂之類的指涉,莎岡筆下的青春是一團美麗的迷霧,揮之不去的哀愁。哀愁著曾經緊抓著什麼最後卻又陷入了迷惑,那些對道德、制度與規範的反叛不過是慵懶度日的調劑,空洞而無意義。
    關於青春,莎岡說的是不需要弄懂什麼事情,還有那恣意與不羈背後對生活抱持著什麼也不遵循的憧憬,只管消磨精神與體力。而任由時光於彈指間不斷揮灑並流逝,最後她也沒有弄懂什麼,只為往事寫下了無盡的惆悵,然後繼續投身於往後的時光。但人生就是用來浪費的,青春也是。

2010/05/28

穿內搭褲的男人


    說到男人穿內搭褲這事,有些人好像不免會先想到:「這不是女人在穿的嗎?」

    內搭褲,顧名思義就不是外穿的,用來穿在裡頭搭配的,樣式從萊卡、純綿、人造皮都有。往往是鬆緊褲頭,一體成型,內搭褲最普遍的穿法即是套上一件長過屁股的長版衣,不會露出內搭褲的褲襠。因為內搭褲很貼身,除了很凸顯雙腿的線條外,連那兩腿間的神秘地帶都會很明顯,是說既然叫「內搭」褲,就不是「外搭」的褲子,但在路上還是看過有人把內搭褲當外搭褲穿,露出一整塊無剪裁的褲襠,乍看來活像居家衛生褲。

2010/05/24

一隻沒有名字的貓


    我喜歡貓多過於狗,對狗的感覺甚至有到些許厭惡的程度。

    但平心而論牠們都是無辜的,不需要誰替牠們定義而存在的獨立生物,餓了便找食物,發情了便交配...至於牠們想些什麼?或許有吧,但沒人知道。在我們之中總有人見了牠們會覺得開心,給牠們喚上一句聽來可愛、響亮的名字,人要覺得牠可愛就可愛,要覺得牠討厭牠就討厭,牠能反駁嗎?

2010/05/22

《慈悲情人》/鍾文音


    讀鍾文音談愛的小說,令人疲倦。自溺式的呢喃,濃烈得使人喘不過氣的情感,像喝一杯去冰全糖的珍珠奶茶,膩不可耐地致味覺疲乏,一如氾濫的愛恨情仇也會使人疲乏。我始終相信那些是她的故事,雖然我毫無根據。而她的文字再怎麼令人疲倦,我仍愛讀,只因此類關於自我的書寫,是我認為最迷人的閱讀享受,她不索求你的建議,不渴望獲得你的理解,但她毫不保留地向你吐露她最私密的感受。

2010/05/15

原來你非一個人不快樂


    去年底林夕出了本書,書名叫《原來你非不快樂》,而這些日子以來聽聞了不止一次讀者說著他們對這本書的失望。「他的歌詞寫得那麼美,為何散文卻像是老人的碎碎念?」諸如此類的批評。

2010/05/01

《重力小丑》/ 重力ピエロ


      相較於電影,小說對於故事的敘述鋪陳完整許多,循序漸進的解謎過程,穿插其中的過往回憶,慢慢地揭露這對同母異父兄弟成長時各自懷抱的煩惱,在與社會集體價值觀背道而馳的親情關愛之下,逐漸拼湊出兄弟、父子間緊密聯繫的可貴親情。

2010/04/12

You have 0 Friends!


     South Park在台灣退流行很久了,記得十年前正夯的時候,身邊很多人都會把劇中台詞掛在嘴巴上講,就連大街小巷也沿路擺放它們的人物玩偶,敘舊到此為止,其實我要講的是昨天從MMDays那裡得知的影片《You have 0 Friends》,原來South Park仍在網路上定期放送,最近還惡搞了當今社會最夯的社群網路Facebook。這影片很值得花點時間看完,不僅搞笑有趣,還很發人深省。

     故事是從Kyle、Eric與Kenny迷上FB開始談起,他們彼此爭執著誰線上的朋友數目比較多,還擅自幫Stan創了一個帳號。對FB毫無興趣的Stan,原本打算置之不理,卻因為周遭的人全都在迷FB陷入了一連串的麻煩。

2010/04/03

《眼淚》/Tears


      《眼淚》作為「轉型正義三部曲」的第一部,從隱身於過去台灣歷史當中不為人知的司法黑暗史談起,一個曾以刑求換取破案自白的員警,導致一個冤案的發生。這部電影試圖將贖罪、原諒、毒品犯罪等元素相結合,卻形成支離破碎的支線劇情過於累贅,主線劇情也因此受到影響而自相矛盾。

2010/03/14

《型男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


      看完這部片的時候,我以一句短評:「老梗新用。」向友人大力推荐。這部電影涉及的議題全都是老生常談,談人際關係疏離、需求與想要之間的難題與人生包袱的取捨承擔。但從角色到劇情設定都相當有趣,是一部適合閤家觀賞的輕鬆小品。

法庭觀察筆記─蘇案18年

     自2007年11月1日最高法院撤銷原判決撤銷,發回高等法院更審,歷經2年3個月13次的準備程序,蘇建和案在上個月24日悄悄進入證據調查、證人訊問與言詞辯論的實體審理程序。之所以會說「悄悄」,因為到了現場我才發現,此次開庭不像以往大張旗鼓似地熱鬧,現場沒有成群的旁聽民眾與記者。想起了那一句:「愛很短,遺忘卻很長。」
蘇案至今已經18年了。

2010/03/10

《華麗人生》/Gloss


      《華麗人生》/Gloss是關於一個小鎮姑娘逐夢的故事,嘉麗亞為了一圓登上時尚雜誌封面的夢想,離開了故鄉,在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裡跌跌撞撞,除了見證時尚界內部的浮華不實,自己也淪為賣淫集團的助手。她看似離夢想越來越遙遠,實際上只是在夢想門外排徊打轉,突然那門開了一條縫,她就這樣溜了進去。於是她夢想成真了,雖然不是以她原先所預期的方式。

2010/03/01

不能忘的理由

      每次打掃房間最大的困擾就是擦灰塵,偏偏那些會佈滿灰塵之處的所堆放的,正是平常顯少碰觸的物品,有些物品目前用不到,當下卻也沒有丟棄的必要,於是除了擱置,似乎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

2010/02/20

異鄉人眼裡的喧嘩和騷動


      今年的春節假期不巧碰上了連續好幾日又濕又冷的壞天氣,在家悶了好多天,直到昨日,帶著無所期待的心情,還是跟家人去了先前早已預訂好的民宿,昨晚就這麼凍了一夜,幸好一夜過後,天氣終於放晴,離開前還能讓我欣賞到那海拔1000多公尺的美景。

2010/02/17

那朵花是真的

        這是最後一次了,她想。這是最後一次了,她也想。這是最後一次了,她又想。她們憐惜彼此的傷口,撫慰取暖,卻都沒將真心話說出口。因為當故事真正結束的時候,沒有人會去想這可能是第幾次。

2010/02/16

真相有幾個之《人間異色之感官胡亂推理事件簿》


      一件刑事案件所尋找的真相可能是:「誰是兇手?」、「人怎麼死的?」然而對整個浩大宇宙底下承載的無數生命而言,生命的真相又是什麼?在《人間異色之感官胡亂推理事件簿》之中,看似一件嚴肅的雙屍命案,卻在旅客們隨意揣測之下成了一場鬧劇。每個人表面上思考的是這場命案背後的來龍去脈,但實際上卻是講述著個人對生命歷程的描繪。因此這個故事,與其說是一場推敲兩條人命的推理大會,不如說是各自表述無稽大會談。

2010/01/30

《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


      一個賭徒為了保護女兒而開啟的一段冒險故事?介紹文宣如此寫著,而當戲一落幕,觀眾們恐怕沒辦法立即獲得到相對應的回答,或許是希斯萊傑與其他三大知名演員客串演出的宣傳手法,讓許多衝著「超強卡司」的觀眾們預期心理落了空,這顯然是一個充滿隱喻的故事,只是有太多讓人分心的東西,性感美麗的Lily cole以及多餘的不必要對白(雖然還不錯笑),讓人忽略了真正的主角──老到我差點認不出來的真善美帥氣上校(Christopher Plummer)飾演的帕納大師,也是全戲當中最需要獲得救贖的核心人物。

2010/01/23

問題不在於哺乳,而是裸露。

     日前行政院通過的《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草案,首度明文保障婦女在公開場所哺乳權,任何人不得禁止、驅離或妨礙,違者可處六千到三萬元罰鍰。哺乳是作為母親天經地義、自然的育兒活動,為什麼需要立法保障?相信沒有人不同意哺乳是神聖的工作,是值得鼓勵的活動,但是為什麼我們不允許它公開地進行,或是存有疑慮?因為哺乳這個動作,涉及的是胸脯的裸露,這項立法保障的不是「哺乳權」,而是「公開哺乳權」。但嚴格來講,這樣的立法真正保障的,也不是「公開哺乳權」,而是規範了「女人公開裸露胸脯」的正當事由。只有在進行「哺乳」活動的時候,這樣的裸露胸脯才是被法律所允許的,而且必須獲得保障的。

2010/01/18

那完全不是科技的問題

      忘記是那位朋友說的了,他說臉書是個練習拒絕別人的好地方。一堆邀請,照單全收的人會麻痺,不願照單全收的人會思考並且篩選。撇開遊戲程式邀請不說,在臉書,一個不小心朋友數就累積到破百次數,但你真正在乎的人又有幾個?真正與你分享生活交流想法的人又有多少?每天登入以後打開即時動態,一連串的種田養魚訊息,一個個朋友化作成堆的數字與代號。科技泯滅了人性嗎?其實科技不過是個藉口,無障礙的接觸與交流,不在乎的人又真正得到了什麼?但是因為不在乎,得不到也無所謂,不論得到了什麼也都無所謂。

2010/01/12

菸槍,你的名字是稅收大肥羊!

     一個多月前我寫了《寧可錯殺、不可縱放之煙槍清理法》這篇文章,針對未來修法禁止行進間吸菸行為來規範隨意丟棄菸蒂提出批評,而今日傳來的最新消息(01/13自由時報)是,未來的法令將針對「騎乘機車時的吸菸行為」、「未於收集菸蒂設施旁吸菸」以及「吸菸時未隨身攜帶菸蒂盒或吸菸袋」三種情形,納入規範隨意丟棄煙蒂的處罰範圍。我們的行政機關已經開始在思考,究竟要如何聯結「抽煙行為」與「隨意丟棄菸蒂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可惜的是,最新草案研擬方向,無論從維護環境清潔或是減少取締成本的角度,在我看來仍舊是毫無改進。

2010/01/11

選擇的起點與終點─《Trainspotting》


      前陣子突然聽到一首與猜火車完全無關的歌曲─是The Verve的《bittersweet symphony》,腦海中居然就立即浮現了電影《猜火車》的場景,一時興起就把小說從書架上拿下來開始讀。我是先看電影的,而看完小說以後我認為錯過電影或小說都很可惜。小說內容很有趣,但是電影改編過後的內容也毫不遜色,不過兩者之間還是有差距的,相較於電影清楚地點出所謂青春叛逆以後的新人生,小說反倒是以較隱諱的方式呈現,沒有直接而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