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5

失落的宿命論?─《繼承失落的人》


      你可曾想過,在我們一生當中,能夠好好理解一個人需要花多少時間? 又或者有沒有這種可能──試著理解任何與我們生活上產生交集的每一個人? 這絕對是個很荒謬的提問,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與經歷中、所依附的有限認知上,我們往往不須掌握環境甚至自我的全貌,便得以替自我找到一個再卑微不過的定位,而每段關係與互動僅僅是成千上萬之中的一個偶然。但是也許我們不曾想過,從表面看來只是個微不足道的一個互動、一段關係,卻激蕩著無數關於身份定位的困惑與不安,藉由小人物的衝突與矛盾我們能夠看到整個世界的大問題,但當我們再度置身於小人物行列之中,卻依舊互相承受也施予著痛苦而無法自覺。


      《繼承失落的人》談的失落,是小人物們的失落,也是世代、時代交替的失落,游走於貧窮與富貴的失落,身份認同與價值的失落。姬蘭‧德賽她只是說了一個故事,一個法官、女孩、廚子以及周圍的人們的故事,書中角色們各自宣洩著自己的情緒以及對環境惶惑與不安,表面上看來,他們的故事僅是不經意地湊成在一塊,透過書中人物各自處境的描繪,因而層層架構出所謂失落,乍看來竟成了一種世代承襲的悲劇。在種族之間的歧視與對立之下,值得深思也許是,承襲失落的宿命與否,又是否僅有處境優勢與弱勢的分別?

      遠赴英國求學的法官,帶著濃濃的鄉音在充滿“現代化”與“文明”的異鄉顯得格格不入,文化的差異與衝突使他對自己的定位感到迷惘,也更加自卑。直到他能更說出滿嘴英式口音的英語,然後將所有生活重心寄放在一隻不會對他產生疑惑的狗,卻又對著印度年輕男孩蓋安施予當年承受過的難堪,正是因為他越是想逃離這一切,卻又總是記起這一切。英國的生活以及身為印度人的文化各自烙印在他身上,卻使他看來如此畸形。在同鄉羨慕的眼光裡,在他鄉人取笑與鄙視的竊笑聲中,他始終夾在其中載沉載浮。或許他對於種族差異造成的誤解感到不平,同一時間卻也不耐自己身上流著的血液─那較為弱勢、非文明的部份。縱使換來較為優越的身份地位,也無法改變其對自我價值產生的失落感,彷彿一個人血統、種族,是種原罪。

      而同樣遠赴他鄉的畢久,在身份弱勢下的處境所承受的不平等待遇,同樣承受著痛苦,甚至加害者之中也有自己的同胞,但他不若法官那樣不耐自己的文化與血統,依然小心翼翼地維護身為印度人的傳統,在複雜多元的價值觀中默默觀察與思考自我的定位。他從美國人歧視的眼裡看到可疑、不確定的自己,在夜裡,憶起的故鄉種種卻又盡是美好的回憶。另一方面他從薩伊德‧薩伊德那樂觀的眼裡看到了充滿生氣、魅力的城市,打從心底羨慕薩伊德,只因他有別於許多同為移民者身上背負的疏離感,薩伊德的那份自信彷彿赦免了弱勢種族的原罪,使他自己成為具有這現代化所認同的一部份。只是,畢久始終不是薩伊德,無論他走到那裡,面對的永遠是被指稱有臭味、眼神充滿畏罪,無法在牛肉餐廳打工,並且對著父親懷抱著恨意又思念的自己。

      從小受西式教育薰陶,十六歲的少女賽伊,相較於她身邊的角色們,單純簡單了許多,直到她與蓋安發展出愛情,才漸漸凸顯出彼此的成長環境與價值觀下的矛盾。用刀叉或者用手吃飯,慶祝聖誕節或者納拿克祖師誕辰,生活上如此瑣碎的差異,在比較過後竟產生了比誘發荷爾蒙而生的愛情還更複雜的情緒。於是蓋安一把推開了賽伊,只因她的存在成就了他的存在,一個完美的反對名義,因而界定出他所處的立場。但是對單純的賽伊而言,她僅是不明白自己的愛情為什麼得在與她無關的理由中犧牲,亦對自己的單純產生了懷疑。

      文化沒有優劣之分,文明才有。但是無論我們身在何方,文化與文明均成就了我們的一部,自我認同的形成並非與生俱來的能力,差異、比較甚至是對立才是其遵循的標準。若無從區分出他人與我們之間的差異,又如何界定出自我呢? 是故每一個人都可能是見證他人的一面鏡子,相互反映出彼此之間的異同,又強勢與弱勢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對立”甚至是同時存在“互補”關係。但什麼又會是我們可能於尋求自我認同過程中迷失的原因呢? 也許,正是當這道標準超出自己所經驗過的認知範圍的時候。縱使即刻選擇一個標準來依循,也無法逃避其對原始的信念已造成的衝擊。再者,我們之所以害怕面對差異所造成的疏離感,是不是正是因為渴望獲得認同呢?

      最後,畢久心繫置身於動亂之中的父親,在身旁一片反對聲浪之中決定回國,他回家的路程比想像中還要艱難,旅費用盡,家當被搶、連身上的衣物都被人奪去,坐了好久的飛機終於重回故鄉卻又落到如此下場,他為什麼回來? 他奔向父親的住處,與父親相擁而泣。整部小說裡的人物盡是失去、失落──失去土地的族人,失去身份的非法移民者;在英國與家鄉間失去價值認同的法官,對自我的單純感到失落的賽伊......但是最後畢久卻選擇回來擁抱真正屬於自己的所有,對我而言,那真是最美的一幕。也令我深深的體會到,或許人們在承受失落的過程當中,最缺乏的反而是那麼一點點面對自我的勇氣。(April 27,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