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30

《贖罪》/Atonement


      記憶中,很多故事與童話無論過程如何地曲折,最後的結局都是圓滿地收場。壞人必然得到應得的報應,好人終將獲得好報,而有情人終成眷屬,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與美滿的日子。在我的童年之中也曾有那麼一段時光被這些虛構的幻想給包圍著,那時候的我對於任何事情的發展,總是一面抱持著美好的憧憬,一面自顧自地編織著想像來的劇情,當然這些最後都隨著時間讓現實給一一抹滅了。

     但我始終不解的是,為什麼成千上萬個故事不願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或許沒有人喜歡真相,也因此會讓人寫下的,是離現實相當遙遠的期望,甚至那些期望,也會比有生之年的記憶來得更永恆、更堅強。

      白昂妮也曾是這樣架構她的小小世界的吧!以她天賦異稟的才華,細膩的表述正是她用來解釋這世界的能力。一旦離開了文字空間,外頭的世界,或者說現實,遠比她想像的複雜、難以掌控的多,雖然這並不妨礙她對世界的摸索與體悟,她年紀很輕,只有十三歲而已,在她古靈精怪的小小腦袋之中,世界再複雜也依舊豐富而有趣。

      只是這樣的能力卻造成了現實中所無法扭轉的悲劇,原來無心誤解的信念,忽然搖身一變成了惡念,促成她所無法預期的惡果,等到了那個時候,她已無力挽救。因為在現實的悲劇當中,她再不是那虛構故事中主導一切的主人,她與她的姐姐、姐姐的戀人羅比,只能任由命運打亂那些彼此曾經準備好迎接的夢想。

      說來諷刺的是,這場扭曲而來的悲劇,是從羅比無意間放錯自己胡亂書寫的信條所開啟的。這使人驚覺,再貧乏的想像,一旦讓文字給保留了下來,即可能成為扭轉現實的可怕力量。然而可怕的真是文字嗎?人們常說「眼見為憑」,但人其實並不是單單只靠眼睛來認識世界的,人的思想可以是無邊無境的,理解力與感受更是複雜而多元的。事實上,文字是因觀者而存在的,唯有獲得凝視、解讀才讓文字有了意義。

      那最後呢?最後我們才知道那對被拆散戀人早已雙雙過世,這故事全是白昂妮筆下的虛構。《贖罪》最初談的是白昂妮的「罪」,但是最後的結局卻不是「罪」獲「贖」的圓滿,而是沉重的疑問─罪真有贖去的可能?假使姐姐與羅比還活著,她也準備好了要改變當年的證詞,而使當年羅比的罪名獲得翻案,羅比與姐姐彼此長年分散的痛,真有彌補的可能?

      逝者已矣,我們不知道死去的世界會是在那裡,甚至那些死者、那些曾有快樂與痛苦是否還存在。無庸置疑的是,人只要還活著,就不可能逃避圍繞著生命的種種,舊的記憶、新的感受,生命隨著時間蛻變著,也逐漸凋零著。那些無法挽回的傷害或許在事發當下而凝結了,但是在生命走到終點之前,活著的人都還有時間面對那些傷痕,並且嘗試弭平。

      於是白昂妮在自己虛構的故事裡,運用那專屬於她筆下的權力,創造故事圓滿的結局。也只有這樣,西西莉亞與羅比才可能繼續相戀,也只有這樣,她也才能夠稍稍著安撫那些過錯在她心中留下的罪惡感。那是《贖罪》作者筆下的白昂妮所專屬的解釋權,而真正的作者所揭露的,並不僅止於身為小說家的專屬權力,亦有虛構背後可能存在的真實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