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1

選擇的起點與終點─《Trainspotting》


      前陣子突然聽到一首與猜火車完全無關的歌曲─是The Verve的《bittersweet symphony》,腦海中居然就立即浮現了電影《猜火車》的場景,一時興起就把小說從書架上拿下來開始讀。我是先看電影的,而看完小說以後我認為錯過電影或小說都很可惜。小說內容很有趣,但是電影改編過後的內容也毫不遜色,不過兩者之間還是有差距的,相較於電影清楚地點出所謂青春叛逆以後的新人生,小說反倒是以較隱諱的方式呈現,沒有直接而明確的答案。

選擇的起點與終點在那裡?
「我還可以為自己注射多少,選擇的概念才會在我生命中消失?我他媽真希望我知道,我他媽希望我能了解任何事!」─p.237,商周出版,2008初版。


      Renton選擇了海洛因,而不選擇主流社會的選擇,但是他也承認這樣的選擇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理由,就是單純地不屑主流選擇。而在書中有那麼幾頁的篇幅,Renton對自己進行關於選擇的思辯,結論是:他的選擇僅僅是一種源自於對主流的排斥,而不是出自於認同。他不是真心喜歡身邊的每一位「朋友」,也厭惡自己身處的環境。

      如果你的選擇只是為了逃出某個框架,難道你的選擇本身不就是依附著該框架的複製品?

      就主流價值觀而言,Renton的選擇並不是「選擇」,而是逃避、否定。可是到底是誰決定那一種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其實在所謂的主流選擇框架底下,被框住的不是選擇權,反而是人面對選擇時的信念,進一步設定了選項。Renton「不選擇主流」的本身,正是「主流選擇」的映照,而不選擇也並沒有真正地帶給他快樂,一般人在期望然後失望的人生之中載浮載沉,他也一樣在戒毒吸毒之中反覆循環。

      在框架之中,那些所見所聞之處的選項都是平穩而安全的,但我們怎麼知道框架外頭是什麼?事實是,假使我們不曾跨出去,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不論選擇那一種,更重要是我們為什麼跨出去,又為什麼不?一旦我們缺乏認同的理由,也就永遠找得到否定與反對的理由,否定與認同或許都不是選擇的終點,但卻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那些我們打從心底認同並且一心嚮往的東西,為什麼就不能努力地試一試得到它?或者創造它的價值?因為有很多困難、因為很多限制,因為能力不足...八拉八拉,答案出來了,框架就是我們自己設的。

「不過,成功、失敗,那是什麼東西阿?誰會去鳥阿?我們都活著,我們也都會死,大家的生命都很短暫。就這樣子,我他媽的報告完畢!」─p.282,商周出版,2008初版。

      關於故事的收尾,電影作了較為正面且符合主流價值觀的處理,特別是那句話:「世界在變,音樂在變,毒品也在變,你不能在海洛因中逃避太久!」雖然在小說之中,也可以在最後一小段篇幅中得知Renton在擺脫毒品的日子裡,置身於正常上班族的生活,但是小說並沒有明顯地給予任何批判,反倒是透過那些喪禮、不同際遇的人們相互探視的場合,點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無論是為了逃避而選擇,或者認同而選擇,不管你喜不喜歡自己的選擇,又從中得到了什麼,都逃不了那後果與風險的承擔,也阻止不了向著死亡推進而流逝的時光。

      在小說的最後也對猜火車的意義作出了三種可能的解釋,我比較認同的是猜火車遊戲這一個解釋,在無聊的日子裡作著無謂且無聊的遊戲,透露生活的虛無與人們心境上的空虛,但再對照猜火車三個字出場前的時點,那時Begbie在返鄉的Renton面前說了一句話:「如果這裡還有火車經過,我一定要跳上火車,離開這個鬼地方。」這很有意思,即使沒有火車通行了,Begbie還是有其他方法可以離開,並不是沒有火車帶他離開,而是他沒有真的這麼想離開。而隨後Begbie被自己的老爸消遣不要忘了猜火車精神,瞧,這不正是對於Begbie抱持著消極態度的諷刺嗎?

      曾經有個人告訴過我,這世界上最樂觀的人其實是賭徒,賭徒永遠想著這次輸了還有下一次贏的可能─“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選擇何嘗不是一種賭注,因為沒有人能夠預先斷言那一種選擇是最好的,選擇主流或許是安全且平穩的一條道路,但是如果我們不滿因此被制約、被拘束,不願成為一個個框架之下的複製品,那麼不如反問什麼才是會讓我們不一顧切追求的價值,去證明它就是了。那條偏離主流的路並不是不存在,只是通常我們沒有那個勇氣去賭。

PS.《猜火車》小說有續集,不過我目前還沒有動力去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