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5

《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Tom Cruise主演的電影《關鍵報告》,改編自Philip K. Dick所寫的同名小說,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事隔八年,重新翻閱原著小說,歸納出與當年截然不同的想法。

        原著跟電影的設定主軸是相同的,但詮釋的角度不同,於是變成了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在電影當中所要強調的是若能事先窺知未來,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做出選擇,而改變未來,因此先知系統並不完美。但這也是小說裡原本的設定,差別在於小說裡的先知連「事先窺知未來」這點也預測到了,跟多數的犯罪者不同,主角是能夠拿到第一手預測資料的人,這個因素加上主角接下來的所有行動,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因果鍊。


        先知預測系統的問題在於預測卡片只會顯示犯罪者及被害者,除非以儀器個別分析,過程如何人們不得而知。因此第一時間取得預測卡片的主角,以及同一時間也取得預測卡片副本的陸軍總司令,看到了彼此的名字出現在預測卡片上,他們的反應、行為,也全都在先知系統預料之中。他們也許來得及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卻不清楚對方可能有的應對方式。

        必須說明的是,在原著小說當中,先知系統的三位先知預測的事實內容以及原因的時序不同,他們甚至彼此相互利用、相互影響。即三位先知A、B、C依序作出預測,A最先發出訊息,其次為B,最後為C。B的內容參考了先前的A的因素,最後為C,C是利用了先前的A、B的事實來預測。

A:陸軍總司令為了奪權陷害主角而佈局讓主角殺害他。
B:主角透過分析儀器得知A報告而決定不殺總司令。(達到陸軍總司令催毀先知系統的目的)
C:主角得知A、B,而為了維護先知系統仍舊把總司令給殺了(回到A的結論)
預測卡片:A、C的結論為多數,廢棄B。

        小說短短127頁的篇幅,作了較為合理的設定。選擇本身不確定因素在於自由意志有限性,資訊、時間點還有決策者本身的判斷都是左右選擇的重要因素。倘若主角無法接觸到先知系統,那麼上述的推測就不成立。再者,如果先知系統不被主角採信,該系統的預測也無法對其有任何影響──沒有得知B自然也不會有C的結果。

        這樣的設定顯然不符人們對於「先知」、「預測」的想像,先知應當是全知,預測就是100%的結果。但如此想像忽略了「結果」並非憑空出現,其涉及的時間範圍亦有限,這個結果很可能也是另一個結果的原因,從行為的開端到結果之間有著無數的因果串聯,那是條不斷延續的時間軸─不止一條。假設先知的預測能力是全知,先知仍然有一個限制,那就是其預測的是特定的「時間點」。回到故事本身,A、B、C的預測內容都是正確的,只是分別代表不同時間點發生的事情。

        大部份人對全知的定義或許是所有的時間及所有的未來,合邏輯地推論這只有在一種情況會發生:當只有一條時間路逕,因果關係只有一種,沒有改變的餘地。但在複數未來裡我們要問的或許是,倘若改變的結果推翻了預測的內容,那預測還合邏輯嗎?以原著小說的設定,我認為是合邏輯的,因為預測的特定時間點就是預測系統本身的限制。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倘若主角事先取得了預測的內容卻仍然選擇去實現(主角的理由原著小說裡有清楚的交待,但為保留閱讀樂趣且不影響本文推論在此不提),這樣的預測有何意義?甚至,這樣的選擇有何意義?

        回到故事最初設定的先知系統的使用背景,所有的預謀犯罪都能夠成功地在犯罪前被阻止,這些人難道都不清楚先知系統能夠事先預測他們的行為?這套先知系統想必能夠對不少人造成嚇阻行為的效果,但為何有些人仍義無反顧地去做?可能的原因或許是他們心存僥倖,他們不相信先知系統─這份信念使得先知系統的嚇阻效果不會對他們的決策造成任何影響,他們的決策所依據的是自己(有限的自由意志、資訊掌握)。相較於主角,他相信先知系統,也能夠取得預測資料,而這些因素便有效地影響他的行為決策。

        我得到的結論是,就算先知系統能夠預測你的行為,它也不能代替你去實現,甚至你「選擇」要相信它的預測本身,也構成了你「選擇」的一部分。所有的選擇都可以是各自獨立的點,但它無法跳脫前後因果關係的接續,而命運是無數個時間點串連而成的軌跡,在未發生以前,軌跡就有改變的可能。

P.S. Philip K. Dick另一本知名的作品是《The Golden Man》,即電影《關鍵下一秒》的原著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