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努力地和有魅力的陌生人保持聯絡,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與對方僅有的一絲聯絡線;對於那些熟悉的老朋友,我們卻沉默著,一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樣子。」從一個噗友那邊看到了這段話,很喜歡,感觸也很深。然後就聊到了臉書上頭與現實生活圈子人們,淨是些養魚種樹的互動,不禁又感嘆起那快變老生常談的問題:明明你很熟悉的人們,就近在咫尺,卻為何仍舊如此遙遠?或許你們的熟悉只是曾經,或許你們對彼此不再感興趣,或許有很多個或許,但是你們就是不再熱絡了。
那完全不是科技的問題。
我是一個對網路依賴很深的人,正經事以外的時間就是網路,除了看文章、新聞,思考時事議題與收信,也在微網誌跟人打屁聊天。即使如此每天還是會跟爸媽說話,一起討論新聞,傳封簡訊給我在乎的某些人,然後很快地一天就過去了。網路終究是工具,是載體,主體是使用者,是那活生生的人,接收訊息的對象也是,他們也是活的。如果我關心他們,我不會偷偷放在心裡,或是期待夢裡來相遇,我會盡我所能地讓他們感受得到,無論是透過網路、電話簡訊或是見面的方式,對我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分別。
但另一個問題是,一個人的訊息不可能透明到使每一個圈子的親友都瞭若指掌,所以困擾可能發生在當不同圈子的人們全部聚集在一塊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分享自己?如何在一收一放之間不過份討好,又不得罪?這其實也是技術問題,只是社群網路公司才不管,他們只在乎如何讓訊息更快更廣地散播出去,增加廣告商的曝光率。倘若身為使用者的我們也不在乎,再怎麼迅速無障礙的網路平台,難怪就只剩下養魚種樹的選項了。
我在乎,所以自有一套堅持的原則。如果那些我在乎的事情不是由自己來選擇,又有誰會來替我選擇?因此我沒辦法照單全收,然後加了又刪,刪了再忘,我不想僅僅只是不好意思拒絕而麻痺我對某個空間的重視。我會選擇性分享我的想法、近況,沒辦法一視同仁。如果臉書上有那個朋友很想了解我所有的近況,他在臉書上找得到我的Blog、我的噗浪空間,他一定也有我的MSN,他並不是沒有管道與我聯絡,如果他在乎,他會主動來找我,而這才是我要的對等關係。
大學畢業之後,好朋友們各奔東西,生活圈也不同了,我卻比以往更想念他們,有更多的生活瑣事想要分享,不是因為距離才讓人更想珍惜,而是過去累積的那種熟悉。確實,所謂的相遇相知相惜都是緣份,人會變,時間也無情地在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既然在新舊關係來來去去之間我們總有一日都會走到終點,我們的選擇權便是所能掌握的每一段過程,可以方便當隨便,也可以用心看待。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交情,理所當然的是一種態度,不是一段關係。
那完全不是科技的問題,是人的問題。
延伸閱讀:沒有臉的Facebook/王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