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0
《告白》/湊佳苗
所謂的正義,究竟是什麼?這樣問的話,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能夠簡短地用一段話來描述關於正義的意思,是嗎?若沒有涉及在特定事件上立場與觀點間的抉擇,正義恐怕沒有被描繪的必要性。通常會與正義聯想在一塊的另一個詞語叫作「公平」─公平正義,或許我們可以試著以公平的概念來定義正義,正義指涉的是眾多不同立場的調和與取捨,直到足以讓每個人都覺得公平,也讓每個人都能接受的義理。所謂讓每個人都接受,就是取捨到所有人都不再有異議為止,這就是正義。
《告白》一書說的是由五種不同視角觀點的人們各自表述而成的故事,在一件命案事件當中的每個人,致力於報復與制裁的森口老師、進行集體霸凌的同學們、努力扮演稱職教師的維特、為了證明在母親眼裡存在意義的修哉、擺脫不了失敗標籤的直樹以及過度溺愛卻一點也不了解兒子的母親,都有著自己心中所欲保全的正義,如此相互糾纏取捨過後的正義最後又變成了什麼模樣呢?
剝奪的生命換不回已失去的生命,制裁換不來預期中的懺悔,自以為是的善解人意卻因對事實掌握不全而製造了更多的誤解,每個角色都深陷於自己那理所當然的世界裡頭,這就是故事最後交織而成的正義,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滿意。至於那一連串如骨牌效應接著發生的悲劇,在於全書中沒有任何人意識到,每個人的利害關係緊密相聯,或深或淺,以致各自心中所執的愛與恨在利害衝突之下無法獨立兩全,於是最後所有受害的人們也都在同一時間變成了加害者,無一倖免。
當每個人自顧自地實踐著自以為是的正義,最後的停損點會在那?
全書最精彩的部分要屬第二章─《殉教者》,關於同儕壓力之下產生的集體制裁,善惡的判斷憑藉著一瞬間的信念轉換,縱然事不關己、真相未明,權威與同儕的壓力卻也能輕易轉換關於正義的形象,讓人不得不承認在條件差異或不同情境使然之下,正義也會有著不同的衡量標準。
以事不關己的第三者立場而言,這樁命案,不過是鼻屎般的殺機與汪洋般的恨意交織而成的悲劇,但在那一幕幕告白揭開的內在動機與所外在顯露的行為舉止,兩相對照之下,所延伸的是關於正義如何伸張的難題。身為犯罪者應當接受的制裁是什麼呢?對於被害者的傷痛該又如何填補與弭平呢?更有甚者,公眾之義理背後承載了多少與事件無關的情緒呢?或許在我們驚嘆《告白》一書裡犯罪者與受害者存有的人性衝突之餘,也能稍微思考上述的問題。
P.S.電影觀賞後心得,寫在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