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8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Mary and Max》說是兩個身處不同城市的男人Max與小女孩Mary結為筆友的故事。許多關於筆友、網友的故事,總是與戀愛元素脫不了干係,繞著現實與想像中的落差的議題打轉,而《Mary and Max》所呈現的是不一樣的角度,至少,它談的是友情。

         (本文涉及部份劇情設定,但未及關鍵結局。)


        Max因為亞斯伯格症,無法正確地辨識別人的表情同時給予適當的回應,時常表錯情會錯意。Mary的問題是自卑,對自己外貌缺乏自信心、膽怯,他們兩個人的共同點是很寂寞、缺乏朋友。諷刺的是現實生活當中有社交障礙的兩個人,卻透過文字大方地向對方分享自己的生活與煩惱。

        關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了解,我們會透過真實的肢體動作、臉部神情甚或是聲音語氣去認識一個人,但又該如何認識像Max這樣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人?反過來問,Max要如何正確地表達他自己,而不引起誤會?

        後來我發覺那根本稱不上是「認識」,而是「辨識」。辨識一個人在我們記憶與認知中已然形成的模樣。但我沒有要宣稱,所有的認識辨識都不足以構成一個人,尤其我們無法跳脫任何足以表達自我的方式去連繫彼此之間。

        人們對各種肢體語言普遍賦予的意義,或許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甚至是經驗法則的歸納,可以透過觀察、模仿而學習。而瞬間肢體動作所能補捉的,也不過就是局限於那麼短暫的一瞬間,即時的互動是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分析一個人的全部,肢體動作、語言無疑是最有效率的表達方式。確實它相當方便,卻也有其限制地狹隘。

       Mary花了好久的時間才等到Max的信件,因為每一次讀信對Max都是種精神上的衝擊。Mary單純的提問總是觸發Max許多不愉快的經驗,使他陷入憂鬱。擁有社交障礙的Mary與Max,之所以能夠透過寫信坦率地表達自己,也是由於他們書寫的當下所面對的只有自己。與其說是寫給遠方的朋友,不如說像是在自言自語。幸運的是,Max仍舊把信寄出去,而Mary也仍舊期盼著。無論是隔閡還是距離,最深最遠的都在人自己的心裡。

        那麼究竟是透過現實生活的互動來認識一個人得好,還是透過文字傳遞那些肢體語言無法補捉的細節來了解一個人來得好?

        這裡說的「好」、「不好」是什麼意思?

        透過網路認識遠方的陌生人,我們談新聞、聊電影、書籍,也分享自己各種生活上鎖碎的事情。並以那些思考過後拼湊而成的畫面,以所謂的通用文字表達傳遞。我們明白通用文字未必有通用人腦,因此有了溝通的必要性,於是樂於解釋並且爭辨那些能讓彼此產生交集的定義。但你如何認識/辨識眼前的一個人,還是得回歸你自己以什麼樣的角度去理解,這世界看上去的各種顏色不過是取決於你本身戴著什麼顏色的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