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賊王單行本第63集關於費雪‧泰格臨終前那段自白,引發了我一點想法。費雪‧泰格認為只要仇恨不要留給下一代,如此歷史所造成的種族衝突就可以改變。
我思考的是,歷史的仇恨究竟是延續的共業還是人性不可改變的原罪?倘若重新開始是可能的,這一切歷史的軌跡又是如何開始的?
許多關於種族仇恨議題多以「生命等價」的角度切入,如《衝擊效應》、《火線交錯》,彷彿仇恨所激發的行逕唯有逼近威脅生命的時刻,才得以突顯其荒謬性。但在每一份仇恨的當下所評價(甚至被放大)的,是「感受不等價」,正因你所珍愛的與我所珍愛的水火不容,除了拼個你死我活別無他法。
想起多年前曾有一則關於復仇的研究報導譯文,該研究直指人類之所以會復仇只為了爽,其動機非不理智,而是預期復仇後所能獲得的愉悅感。但我想這個愉悅感獲得的目的或許不在於愉悅本身,而在於填補那些失去的、被剝奪的一切,無論心理上或者生理上的。
在電影《謎樣的雙眼》裡,妻子被殺的男主人對著契而不捨追求真相的主角說:「你會開始想如果能制止這一切的發生,這樣你就只會活在過往,沒有未來。」可他卻私自囚禁了兇手,變向執行無期徒刑。他也是放不下過去的人,但放下又談何容易?試想,如果某個我們珍愛的人事物可以輕易地被「補償」,那是不是隨時能夠被替代,失去了又怎麼樣?補償本質上就不會是完整的填補,因為那些我們所珍愛的事物就是不可替代的。
恨有時候是為了愛存在的見證。你必須恨,否則那些失去沒有意義。
而涉及仇恨與和平的議題,在電影《更好的世界》裡,以孩子與大人身處面對不同情境的暴力作出的回應與選擇,表現出在政治正確之下的和平未必有效地遏止暴力,暴力有時候是達成目的最有效益的手段。雖然這個故事收尾得一如往常地理想化,但它呈現的觀點仍不失中立。身處校園霸凌的小孩比許多大人更懂得如何以牙還牙的道理,彷彿那樣的選擇是天性而不是透過價值觀的學習。人們常說感同身受,畢竟還是建立在自己的感受而去感他人所受,復仇不如說是強迫他人感自己所受,但同時是否也能為自己帶來最大的效益,可就不一定了。
冤冤相報,何時了?
是故現代人們談論的和平,往往著眼於(建立在多數人認同的)雙贏。可惜人不是一臺可以精準估算情勢得失優劣、該如何作為才能使結果獲得最佳效益的機器。我們的肉身有千萬種觸感,我們的情感有複雜的成因。